中醫外治療法是我國中醫藥寶貴遺產的一部分,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理法并具,源遠流長,與中醫內治療法可謂珠連璧合,相得益彰。賀州市中醫院消化內科,在廣西名中醫、主任中醫師貝光明的帶領下指導下,繼承與發揚祖國傳統醫學,學經典,用經典,學術氛圍濃厚,尤為重視中醫外治療法的臨床實踐與總結,不斷秉承祖國醫學中醫外治療法的精髓,同時吸納民間療法新興的穴位療法的精華,集眾家之長,改良、應用了腹部艾箱療法、藥穴指針療法、瑤藥膏藥藥罐、注入式埋線療法、華佗夾脊穴串針療法、循經閃罐療法、趙氏雷火灸、燙熨療法、中草藥硬膏外敷療法、自血療法、薄氏腹針、子午流注法體針、臍療、中藥藥浴等10余種中醫外治療法。開創了肝、脾胃病及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等內病外治的新局面。在以李海強副主任為首的科室團隊為有效緩解群眾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問題,不斷開拓進取。
穴位埋線療法是指將羊腸線埋入穴位內,利用羊腸線對穴位的持續刺激作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。我科從2009年開始系統開展該療法。
臨床上,對一些頑固的慢性疾病,單純采用針刺等一般方法,產生的效果往往不甚理想、療效亦難以鞏固、療程較長,故采用留針和埋針的方法,以加強感應及延長對穴位的刺激時間,達到鞏固和提高療效、治愈疾病的目的。目前主要以動物組織(如羊腸)為介質,目的就是利用羊腸線在穴位內緩慢吸收,以起到穴位刺激的持續作用,這就彌補了一般穴位刺激方法刺激時間短、療效不持久、病癥愈后不鞏固的缺點。
穴位埋線的主要特點和作用:
1、 主要特點:1)以線代針,效集多法:2)刺激持久,祛頑療痼;3)選穴求精,善用透穴;4)精用組穴,交替調息;5)注重敏感穴,善選特定穴;6)診次稀疏,操作簡便。
2、 主要作用:1)協調臟腑、平衡陰陽;2)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;3)補虛瀉實,扶正祛邪。
目前我科主要開展對以下疾病的治療:功能性胃腸。ㄎ甘彻芊盗鞑,功能性消化不良,腸易激綜合征,功能性便秘),慢性胃腸炎,潰瘍性結腸炎,慢性肝炎,慢性膽病,脂肪肝、頑固性呃逆、嘔吐、各種癌癥疼痛、各種原因導致的免疫力低下等。
療程:7~14天穴位埋線一次,3至5次為一療程。
賀州市中醫醫院內三科外治室咨詢:
科室電話:0774-5139328
李海強:13132875503 楊兆寧:15278419207
包慧娟:13737418782 岑美瓊:13737409383
王萍:15077474807
相關文章